食品廠 潔凈室整體

2019-09-09 17:54



一、食品飲料潔凈車間

食品飲料無菌車間最好能與外界隔離,不能穿行或受其他因素干擾。食品飲料無菌潔凈車間的大小依需要而定,一般由更衣間、緩沖間、風淋室和操作間組成。更衣間放在外,主要供更換衣帽、鞋子等;緩沖間位于更衣間與風淋室之間,也可同時和幾個操作間相通;操作間放在內間,主要供產品灌裝,房間應不受日光直射,大小適當,高度適宜(具體根據生產設備的高度確定)。房間過大,清掃和消毒不便;過小,操作不便;頂部過高會影響紫外線的有效滅菌效果。墻壁應光滑無死角,以便清洗和消毒。食品、飲料無菌潔凈車間應為密閉式并保持車間靜壓差為正壓,設置空氣消毒用的紫外線燈、空氣過濾凈化器和恒溫裝置。

二、建筑平面布置說明


   建筑平面設置應該屬建筑專業的專業范疇,但由于食品飲料無菌潔凈車間要求人、物分流,并要保持各潔凈操作間的靜壓梯度,因此,該工程中建筑平面要求具備以下幾點:

各凈化操(cao)作(zuo)間集中(zhong)設置獨立前室為(wei)氣閘,氣閘室與(yu)各操(cao)作(zuo)間同時相通,確(que)保低(di)潔(jie)凈區的空氣不(bu)向高潔(jie)凈區滲透(tou)。

實驗室的人流經過更衣室更衣換鞋→清洗間洗手→緩沖間→風淋室→各操作室。

食品(pin)飲料無菌車間(jian)物(wu)流由(you)外走(zou)廊經過(guo)機械連(lian)鎖自(zi)消毒(du)傳(chuan)遞窗(chuang)消毒(du)后進(jin)入緩沖走(zou)廊后再經過(guo)傳(chuan)遞窗(chuang)進(jin)入各操作(zuo)室。

三、關于車間的結構

根據(ju)《潔凈廠房(fang)設(she)計規范》車(che)(che)間的墻(qiang)體(ti)和吊頂必須采用不(bu)產塵、不(bu)積塵表(biao)面平滑的材料施工,并且不(bu)能(neng)在(zai)車(che)(che)間中存在(zai)死角。采用凈化廠房(fang)施工專用彩板(ban),基板頂板采用寶鋼0.4的鋼板,芯材密度達到14kg/m3,鋁材采用專用鋁型材,為提高凈化間的使用壽命,并達到美觀大方的效果,所有鋁型材進行電泳處理。

四、關于車間的地面

地面采用溶劑型環氧樹脂,強度C20以上,表面密實,無起沙、空鼓、裂縫。顏色艷麗,防靜電性能恒久不變,可承受中等以下載荷,耐高溫。在滿足使用的基礎上,可以起到裝飾的作用,耐磨、耐洗刷、防塵、防滑、性能優良,顏色和光澤均勻一致。

五、通風空氣凈化設備

潔凈廠房設計,按照規范要求,設計一送回風系統。機房設在廠房頂側(根據實地情況,可采用單元式凈化系統的,不用設機房),各送回風循環風管在技術夾層內與空調機組連接成系統。送回風管道采用優質鍍鋅鋼板,經風閥軟連接。鍍鋅鋼板風管現場制作。

六、
照明

潔凈區應采用(yong)吸(xi)頂(ding)式(shi)(shi)凈化(hua)燈(deng)具(ju),非潔凈區采用(yong)普通(tong)熒光(guang)燈(deng)。設計各房間內(nei)照明(ming)(ming),紫外燈(deng)獨立控(kong)制,并均由(you)電(dian)氣控(kong)制箱控(kong)制,再由(you)總配電(dian)柜(ju)集中控(kong)制;室內(nei)照明(ming)(ming)均采用(yong)密閉照明(ming)(ming)燈(deng)組;插(cha)座(zuo)盤均采用(yong)嵌入式(shi)(shi);室內(nei)無(wu)明(ming)(ming)線(xian)敷設。



食品工業凈化(hua)標準

食品(pin)工業(ye)潔(jie)凈室(區)是在食品(pin)行業(ye)的(de)原料加工、深加工生產的(de)一門潔(jie)凈技(ji)術的(de)應用。

食品行業的潔凈室,除了控制空氣中的微粒外,也對空氣環境的微生物控制嚴格,在技術上防止微生物對食品的交叉污染。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無菌包裝,食品的無菌包裝(如軟包裝鮮果汁、牛乳等等),就是在潔凈環境中完成包裝工藝,在保持食品色、香、味、營養等方
面大大優于一般的高溫殺菌的罐裝食品。除了無菌包裝,空氣潔凈技術在食品釀造、發
酵中也有很高的應用。

食品包裝無塵車間設計規范:

國際標準<ISO/DIS
14644>,

潔凈廠(chang)房設計規范<GB50073-2013>,

藥工業(ye)《潔凈(jing)廠房設計規范》<GBJ73-84>

《藥品(pin)生產質(zhi)量(liang)管理規(gui)范》<GMP-2010>,

《潔凈室施工及驗收規范》<JGJ71-90>,

《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243-20
16>,

《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303-20
15>,

《醫院潔凈手術部建筑技術規范》<GB
50333-
2013>




食品工業潔凈室(區)的潔凈等級:參照醫藥工業潔凈室,但比一般的潔凈室要求要高,根據原來的現在已停止實行的美國聯邦標準FS
209B具體細化可分為100級、1000級、10000級、100000級、3000000級,根據與ISO-14644是國際標準接軌的中國國家標準GB-50073有1-9級,原來的100級、1000級、10000級和100000級都是分別由被國際標準ISO-14644標準中的5級、6級、7級和8級所替代,這類潔凈室(區)的潔凈度等級1-8級,其中1-5級,氣流流型為單向流或混合流,風速0.2-0.45m/s;6級氣流流型為非單向流,換氣次數50-60次/h;7級氣流流型為非單向流,換氣次數15-25次/h;8-9級氣流流型為非單向流,換氣次數10-15次/h。


灌裝食品(pin)潔凈室


灌裝機主要是包裝機中的一小類產品,從對物料的包裝角度可分為液體灌裝機,膏體灌裝機,粉劑灌裝機,顆粒灌裝機;從生產的自動化程度來講分為半自動灌裝機和全自動灌裝生產線。

為證明食品包裝無塵車間工作得令人滿意,必須證明其滿足了下述準則的要求:

1.食品包裝無塵車間的送風量充足,足以稀釋或消除室內產生的污染。

2.食品包裝無塵車間內的空氣是從潔凈區向潔凈程度差的區域流動,受污染空氣的流動達到最低程度,空氣在門口處和室內建筑中的流動方向正確。

3.食品包裝無塵車間的送風不會顯著增加室內的污染。

4.食品包裝無塵車間室內空氣的運動狀態可保證密室內沒有高濃度聚集區域。

如果潔凈室達到了上述這些準則的要求,就可以測量其粒子濃度或微生物濃度(必要時),以確定其達到了規定的潔凈室標準。

食品包裝無塵車間的測試:

送風(feng)量與(yu)排風(feng)量:如果是(shi)紊(wen)流潔凈室,那么就要測量其送風(feng)量與(yu)排風(feng)量。若為單(dan)向流潔凈室,則要測量其風(feng)速。

各區之間的氣流控制:為證明各區之間氣流運動方向正確,也就是從潔凈區向潔凈度差的區域流動,必須檢測:(1)各區間的壓差正確;(2)門口處或墻、地板等處的開口處氣流運動方向正確,即從潔凈區向潔凈程度差的區域流動。

3)過濾器檢漏:對高效過濾器及其外框要進行檢驗,以保證懸浮污染物不會穿過:(1)損壞了的過濾器;(2)過濾器與其外框間的縫隙;(3)過濾器裝置的其他部位而侵入室內。

4)隔離檢漏:這項測試是為了證明懸浮污染物不穿過建筑材料侵入潔凈室。

5)室內氣流控制:氣流控制測試的類型要依潔凈室的氣流模式——是紊流還是單向流而定。若潔凈室氣流為紊流,則必須驗明室內沒有氣流運行不足的區域。若是單向流潔凈室,則必須驗明整個室內的風速和風向是符合設計要求的。

6)懸浮粒子濃度和微生物濃度:如果上述這些測試滿足要求,則最后對粒子濃度和微生物濃度(需要時)進行測量,以便驗明其符合潔凈室設計的技術條件。

7)其他測(ce)試(shi):除了(le)上述這些(xie)污染控(kong)制方面的(de)測(ce)試(shi)以(yi)外,有(you)時(shi)還必(bi)須進行下述一項或(huo)若干(gan)項測(ce)試(shi):溫度、相對(dui)濕度、室(shi)內加熱與冷卻(que)容量、噪聲值、光照度、振(zhen)動值.



防止食品污染


近年來我國食品安全的問題廣受關注,食品加工經營“低門檻”和食品行業附加低的現狀,不僅原有的食品問題依然存在,而且西方發達國家最新出現的一些食品污染問題在我國時有發生,食品安全是最大的民生問題,我國所面臨的食品污染問題日益突出。


食品污染一般是指食物受到有害物質的侵襲,造成食品安全性、營養性或感官性狀發生改變的過程。根據污染物的性質,食品污染可分為3個方面:(1)生物性污染、包括微生物及其毒素、寄生蟲等;(2)化學性污染、包括農藥、獸藥、有害金屬、不當添加劑等;(3)物理性污染,食品吸收外來的有害異物、放射線、核因素等。


物理性危害可以通過一般性的控制措施加以規避和控制,例如制定良好的生產規范(GMP);對于化學性危害,有關組織已經建立了相對成熟的控制方法。

食品污染:生物性污染

食(shi)品(pin)本身就是(shi)營養(yang)很高的物(wu)(wu)(wu)質,加之食(shi)品(pin)加工(gong)過程中(zhong)需(xu)要(yao)大量的水、高溫和(he)(he)水蒸氣(qi),豐富的營養(yang)源和(he)(he)高濕的環(huan)境(jing)為微(wei)生物(wu)(wu)(wu)的繁殖和(he)(he)仔(zi)空氣(qi)中(zhong)傳播提供了良(liang)好的條件,在(zai)制造環(huan)境(jing)中(zhong),微(wei)生物(wu)(wu)(wu)乃是(shi)產品(pin)受到二次污染不可忽視的主要(yao)因素。食(shi)品(pin)工(gong)廠內(nei)微(wei)生物(wu)(wu)(wu)污染主要(yao)由以下來源。

人員因素:操作人員、服裝;

環境因素:溫度、濕度、水分、空氣中懸浮微生物;
原材料等因素:食品原料、包裝材料、設備;


食品生產過程中的危害分析結果主要在于微生物污染,而其關鍵控制點就是限制氣溶膠(空氣中的液態或固態微粒懸浮物)的產生,排除已發生的氣溶膠,以及防止氣溶膠在關鍵的部位進行表面沉降。

防止污染的潔凈技術

為了防止微生物的污(wu)染,大多數食品生產企業常用的消毒(du)(du)方式是采(cai)用高溫消毒(du)(du)、利用化學(xue)試劑噴霧消毒(du)(du)、臭氧消毒(du)(du)、紫(zi)外線消毒(du)(du)等。這些直(zhi)接(jie)消毒(du)(du)殺(sha)菌(jun)的方法存在一定的副作用。是對已產生的微生物進行消毒,而且消毒效果會受很多因素的影響而減弱。長期的化學消毒會破壞菌種平衡,并可能產生抗藥性菌株。長期的化學消毒對人、環境也有一定的不良影響,嚴重時會損傷人的免疫系統;紫外線對動態生產的空氣消毒效率相對較低,不一定能滿足生產要求,還會引起微生物變異;臭氧本身也會損壞設備,對人有傷害。國外食品規范與導則均不推薦在食品生產環境使用抗菌涂料。我國明確規定:消毒產品禁止使用抗生素、抗真菌藥物、激素等物料。

目前,一些食品廠將藥品生產中應用較成熟的潔凈技術引入食品生產中,在一些現代化的食品工廠中得到采用。